今年的一号文件中,对乡村文旅用地、乡村文旅重点业态、乡村文旅建设方向及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均有重要表述。
释放6个农文旅信号:土地、乡村产业、村庄规划、文化赋能、示范引领、资金支持。
1
土地问题是乡村问题的核心之一,是文化和旅游项目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内容,是乡村旅游发展最基础和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。
一号文件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。提出从搞好确权、到推进赋权,到实现活权的三步走。
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指导意见。
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,切实摸清底数,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,加强规范管理,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,探索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有效实现形式。
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,探索建立兼顾国家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。
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,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。
文件还提出推进以乡镇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。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,优先保障农民居住、乡村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,出台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。未来,乡村文旅用地将更为集约化和规范化。
2
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要发展发展乡村餐饮购物、文化体育、旅游休闲、养老托幼、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,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。乡村文旅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作用更加受到重视。
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、向园区集中,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。
发展乡村餐饮购物、文化体育、旅游休闲、养老托幼、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。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、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
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。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。
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。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,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。实施“一县一业”强县富民工程。
3
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科学规划、系统建设的过程,乡村规划编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。一号文件第七部分“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”,提出加强村庄规划建设。
坚持县域统筹,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,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。
将村庄规划纳入村级议事协商目录。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,立足乡土特征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,防止大拆大建、盲目建牌楼亭廊“堆盆景”。
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,建立完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、撤并前置审查、灾毁防范等制度。制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引。
相较而言,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,村庄规划工作仍然很重要重要,但不再像2019年和2021年一号文件那样,强调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,开始强调“有条件有需求”。
同时,2023年村庄规划要求更加具体,提出出台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、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,以及制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引。乡村的发展需要规划的引领,符合乡村实际、符合村民需求的乡村规划,既能成为乡村发展方向的指南针,又能成为乡村建设的工程图。只有做好科学规划,才能助力乡村振兴。
可以预料,未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双重背景下,各地将迎来新一轮村庄规划热潮。
4
文件强调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建设,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。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。
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,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。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。
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,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建设,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。
5
文件强调示范引领,多处提到示范区的建设工作,通过示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。
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,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创建,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。
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。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。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。
开展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示范。深入开展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创建。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,组织开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。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。
6
一号文件明确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。这将为乡村带来更多优质的资本和资源,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。
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,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。
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。
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。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。
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、社会投入联动机制,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,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。
用好再贷款再贴现、差别化存款准备金、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,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,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。